9月1日消息,日前,《福布斯》記者Paul Tassi發(fā)布文章“覺醒之戰(zhàn):為什么反對多樣化的右翼保守派覺得自己今年支持的游戲以主宰之勢大獲成功?”
今年出現(xiàn)了像《劍星》《黑神話》類似沒有順應“覺醒文化”但也取得了成功的作品,也出現(xiàn)了一些表現(xiàn)慘淡的“多樣化”游戲。
在此情況下,很多反對覺醒文化的玩家認為在這場意識形態(tài)斗爭中取得了勝利,Paul Tassi認為這是錯誤的觀點,并列舉了一些游戲的真實情況加以反駁。
Paul Tassi提到了韓廠游戲《第一后裔》,他表示,很多人認為這款射擊新作人氣飆升的原因是其中充滿了迷人的女性角色,開發(fā)團隊也在不斷更新引入更多漂亮角色。
Paul Tassi認為真實情況并非如此,在他看來,《第一后裔》不是依靠女角色成功的而是靠良好的結構和升級系統(tǒng)。
此外,他還認為游戲實際表現(xiàn)并不出色,游戲玩家數(shù)量急劇下降,幾個月內Steam上的玩家數(shù)從265,000人下降到40,000人,因此它的長期前景尚不確定。
大火的《黑神話》也被提及,Paul Tassi指出,很多玩家認為這款游戲的成功是對覺醒文化的打擊,擊敗了IGN之前的性別歧視言論。
他表示《黑神話》固然成功,但很多人在購買時根本不是從“反覺醒文化”的出發(fā)點去支持游戲的,所以談不上《黑神話》的成功擊敗了覺醒文化。另外這款游戲在M站獲得了81分。
Paul Tassi還談到了一些表現(xiàn)慘淡的游戲,他認為很多人將《自殺小隊:殺死正義聯(lián)盟》的失敗與人物設計保守、順應多樣化趨勢、資訊SBI公司有關,但真實情況是游戲本身的實時服務類型不討喜,單一玩法也被玩家詬病,這才是主要原因。
Paul Tassi認為出現(xiàn)上述觀點的原因來自一部分錯誤邏輯:
一款被認為是“覺醒文化”的游戲失敗了,那它失敗的原因就是“覺醒”本身(看不到別的原因);
成功的游戲一定不是“覺醒游戲”,哪怕出現(xiàn)了“覺醒內容”也可以選擇性忽視;
如果一款游戲很成功且有鮮明的“反覺醒內容”,人們會將后者視為其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本文鏈接:http://morphism.cn/news21110.html美國媒體:《黑神話》、《劍星》成功不代表LGBT覺醒文化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