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發(fā)布會大伙兒都看了吧,這回它把百公里油耗直接干到了 2.9L 。
結(jié)果這兩天,吉利的高管們就在微博上開火。吉利高管們開始 “ 群發(fā) ” 專利證書。
你比亞迪不是熱效率 46.06% ?那我吉利還有 46.1% ,管上!
但沒想到,比亞迪是真有底牌藏著。你拿沒量產(chǎn)的跟我比?好好好,我這沒量產(chǎn)的還有 46.5% ,直接壓死!
而且比亞迪還表示,像這樣的底牌我有大把,只是沒必要亮。
這一波下來,吉利算是把自己打麻了。。。
隨后戰(zhàn)線只能拉回到油耗上,有人直言 2.9L 的 NEDC 標準不夠嚴格,按工信部的 WLTC 標準,應(yīng)該是 3.8L 。
這里,比亞迪確實不能說沒錯,畢竟大家一般對外宣稱用的都是 WLTC ( 工信部 )油耗,測試更嚴格。
NEDC 測試標準里高測試速度只有 50 公里每小時, WLTC 不僅要求高車速達到 130 公里每小時,測試時間也要比 NEDC 更長。
比如秦 L 虧電油耗, NEDC 2.9L , WLTC 要去到 3.8L 。所以 WLTC 油耗數(shù)據(jù)數(shù)肯定比 NEDC 高很多,但你也不能說 BYD 不老實,畢竟 NEDC 測試標準目前還在使用。
所以要我是吉利,我不會拿標準懟 BYD 。而是弄個 WLTC 虧電油耗低于秦 L 3.8L 的車,這樣的話,直接把低油耗頭銜就給搶回來了。這不更有說服力?
總之啊,這波 “ 友好切磋 ” ,不僅沒能對比亞迪造成什么形象上的損害,甚至大伙兒還都覺得吉利真 “ 急了 ” 。
瓜確實是吃飽了,但打歸打鬧過鬧,比起微博上來來回回的罵戰(zhàn),我覺得比亞迪這次把熱效率干上去時用到的技術(shù),其實還是更有意思點。
熱效率這個概念吧,差不多就是說咱們燒的油里面到底有多少能量在真正推著車往前走。這個數(shù)值一般是 30% 左右,也就是說,你燒完一箱油,有 70% 的能量都消耗在了各種損耗上。
想想現(xiàn)在的油價都奪少錢一升了。。。別吵,我在思考。
所以,提升熱效率就是提高你省油的上限,不管你怎么輕量化,怎么低風阻,怎么黃金右腳,都繞不過熱效率給你綁死的底層代碼。
那這么看,比亞迪的 46.06% 對比一般車的 30% ,豈不是無敵了?
首先啊,咱們不能這么比。
要知道這個 46.06% 指的是高熱效率,而 30% 一般是指純?nèi)加蛙嚨钠骄l(fā)動機熱效率,這兩個可是有大區(qū)別的。
在過去, 40% 以上熱效率的發(fā)動機并不是沒有,但要達到 40% 以上,必須是在非常極限的工況。油車開在路上,總難免要加速減速啥的,發(fā)動機沒法一直在舒服的狀態(tài)運行,所以熱效率平均下來只能到 30% 左右。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混動車可以讓發(fā)動機在發(fā)電和推輪子之間自由切換,這樣發(fā)動機就能在高效的狀態(tài)下工作。如此一來,高熱效率和平均熱效率的差別就很小了。
這一波操作下來,讓過去家用燃油車的百公里 7 、 8 個油,直接給降到了 4 、 5 個,已經(jīng)相當逆天。
但這還不夠。想要達到量產(chǎn) 46.06% 的熱效率,還有個更重要的玩意。
那就是這個16 :1 的壓縮比。
壓縮比這個參數(shù),來自發(fā)動機內(nèi)部活塞做功的過程。比如下面就是一個氣缸的四沖程奧托循環(huán),包括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步驟。
發(fā)動機之所以能帶著輪子轉(zhuǎn),關(guān)鍵就是在氣缸里汽油和空氣燃燒爆炸,然后頂著活塞往前走。這時候,汽油混合氣體燒的越充分,熱效率就越高。
而讓燃燒更充分的主要辦法,就是提高壓縮比。
壓縮比是吸進來的氣,和爆炸時的氣體體積之比,這個數(shù)值越高,就說明氣缸把氣體壓的越嚴實,那么燒起來就越容易。
一般,普通燃油車發(fā)動機的壓縮比在 10 : 1 左右,如果熱效率要超過 40% ,那壓縮比就必須得往上走走,比如本田第三代混動系統(tǒng)用的 LFB 2.0L 發(fā)動機,壓縮比在 13.5 : 1 ,熱效率達到了 40.6% 。
但 45 % 是一道過不去的坎,是曾經(jīng)熱效率的極限,因為壓縮比太高也會帶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爆震,如果出現(xiàn)爆震,那么不僅發(fā)動機震動會比平常更明顯一點,關(guān)鍵還會對發(fā)動機結(jié)構(gòu)造成損害。
具體啥原理咱就不細說了,打個比方就是,老板平時給你點壓力,你確實會提高干活效率,但壓力給太大了之后,就可能不想干了,甚至每天都想把公司給炸了。
要解決爆震的問題,眾多車企也就想了一堆辦法,簡單的就是提高汽油品質(zhì)。放上面的例子里,提高油品就是引進高端人才,老板壓力給再大,他也能扛得住,而且干活效率還高。
但比亞迪加 92 油弄 16 : 1 的壓縮比,難不成是仙界科技?畢竟現(xiàn)在連增程器都要喝 95 的咯。
也許,這只是比亞迪在宣傳上晃了大家一下。。。
上面咱們提到的其實是普通的奧托循環(huán),而比亞迪 DM-i 用的是 “ 阿特金森循環(huán) ” 。
咱們就拿憋氣來打個不太嚴謹?shù)谋确健?span style="display:none">8ak壹木網(wǎng)-日常常見問題解答
如果說奧托循環(huán)是吸氣 5 秒再呼氣 5 秒,那可能就沒辦法把氣吐得足夠干凈。而阿特金森循環(huán)有點像吸氣 3 秒,再呼氣 5 秒。因為肺里的氣比較少,所以后者在呼氣的時候,肯定呼得更徹底一點。
換成燒油,就是燒得更干凈。
當然,這么做也是有代價的。阿特金森循環(huán)的氣肯定沒有奧托循環(huán)來得勁大,所以說采用阿特金森循環(huán)的車型,動力通常都會相對較弱,開起來也會肉一點。
我們可以看到,秦 L 相比秦 plus ,雖然壓縮比從 15.5 : 1 提高到了 16 : 1 ,但發(fā)動機動力似乎又小了幾分。。。
不過,這對混動車的影響確實比較小,一般咱們當個增程車去開,用的都是電機,其實是感受不到什么的。所以米勒循環(huán)和混動車基本是一個綁定的COMBO 。
但為啥說比亞迪有可能在宣傳上晃了大家呢?
其實是因為在奧托循環(huán)里,吸氣( 壓縮比 )和吐氣( 膨脹比 )基本是一樣式的,而且吸多少氣,對性能的影響比較大。所以以前車企在宣傳的時候,一般就只跟大家說吸氣是個啥情況。
時間久了,大家也都只記得吸氣,不記得吐氣了。
而比亞迪這波操作,其實就有把吐氣叫成吸氣的嫌疑,而因為它格外地能吐,所以這壓縮比看起來就特別大。
不過這應(yīng)該也算車企們的常規(guī)操作了。之前馬自達也是這么喊的,到底合不合理,咱也說不清楚。
除了阿特金森循環(huán)以外,另一個提高燃燒效率的方法就是提高提高滾流比。
這其實沒有名字聽著這么玄乎,簡單說就是倆字 “ 攪拌 ” 。
產(chǎn)生爆震也可能是因為汽油和空氣沒有攪拌均勻,導致有的地方壓力過大,有的地方壓力過小,那么提前給他攪拌一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是喝杯咖啡啥的,拿個勺子給它晃一晃就能攪拌,但氣缸內(nèi)就比較復(fù)雜了,比如需要改變活塞的形狀,進氣口角度,等等。
另外,還有一招也能降低爆震,就是廢氣再循環(huán)技術(shù),或者,比亞迪叫它催前取氣 EGR 。
雖說是讓廢氣再過一遍氣缸,但這可不是為了讓之前沒燒干凈的廢氣,繼續(xù)充回來拿來燒。
其實早發(fā)明這個技術(shù)是為了環(huán)保。因為空氣里的氮氣經(jīng)常會在氣缸里和氧氣反應(yīng),生成一氧化氮或者二氧化氮,對環(huán)境不太友好。
所以有個小天才直接把廢氣接回氣缸,這樣就能減少混合氣體中的氧氣含量,防止生成這些有害物質(zhì)。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招還能降低氣缸爆震的發(fā)生率,甚至能降低進氣的機械能損耗( 泵氣損失 ),結(jié)果就是會更省油。
科學,很奇妙吧。。。
其實為了提升熱效率,每家車企都有自己的絕活,這里脖子哥是說不完了??傊谛履茉磿r代,內(nèi)燃機技術(shù)的進步并非停滯不前。
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依然會是混動占主導地位,而內(nèi)燃機的進步方向,就是往更適合混動的方向發(fā)展。
諸如這樣搞內(nèi)燃機研發(fā)的國內(nèi)車企不在少數(shù),吉利的雷神混動,長安的藍鯨動力,奇瑞鯤鵬動力,東風馬赫電混等等,發(fā)動機功率越來越高,熱效率上也是互相刷新記錄。
但作為一個消費者,你們攀比熱效率高幾個百分點和我真沒多大關(guān)系,不如多造幾臺的便宜好開的車,更實在點。
本文鏈接:http://morphism.cn/news3339.html吉利硬懟比亞迪油耗數(shù)據(jù) 這2.9升油耗到底是不是仙界科技